原则一:低流量吸氧
很多人可能觉得,吸氧嘛,流量越大越好,能多吸点氧气肯定对身体有好处。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。对于慢阻肺患者,一定要采用低流量吸氧。这是因为慢阻肺患者的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,主要靠缺氧来刺激呼吸。如果高流量吸氧,会使血氧迅速上升,解除了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,导致呼吸抑制,二氧化碳潴留加重,甚至会引发肺性脑病。
就像老张之前不懂这个道理,有一次自己把吸氧流量调大了,结果没多久就感觉头晕、嗜睡,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,经过检查才知道是因为高流量吸氧导致了二氧化碳潴留。后来医生叮嘱他要低流量吸氧,一般控制在每分钟1 - 2升。现在老张严格按照这个流量吸氧,身体状况也稳定了很多。
市面上有一种叫做“氧康片”的药物,它可以辅助低流量吸氧。这种药能增强肺部对氧气的摄取能力,提高血氧含量,让低流量吸氧的效果更好。但是要注意,使用药物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。
原则二:持续吸氧
除了低流量,持续吸氧也特别关键。有的患者觉得自己不难受的时候就不用吸氧了,这是不对的。慢阻肺患者的肺部功能已经受损,需要持续的氧气供应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。间断吸氧可能会导致血氧饱和度波动,加重身体的负担。
老李也是一位慢阻肺患者,他一开始没有坚持持续吸氧,总是想起来就吸一会儿,结果病情一直不见好转,还经常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。后来他听取了建议,每天坚持15小时以上的持续吸氧。一段时间后,他明显感觉自己的呼吸顺畅了很多,活动耐力也增强了。
还有一种叫做“肺舒胶囊”的药物,它可以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环,提高肺部的通气功能,和持续吸氧配合使用,能让患者的呼吸更加轻松。
总之,慢阻肺患者吸氧一定要记住低流量和持续这两个原则,这样才能在保证吸氧效果的同时,避免氧中毒等不良后果。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像老张和老李一样,通过正确的吸氧方式,提高生活质量,让呼吸不再那么艰难。